2014/01/16

台灣銀行想吃卻吃不到的餅-飛機租賃業務(下)

前回提到台灣的銀行找不到人才做飛機租賃業務,到底大老闆們是真的打著燈籠都找不到人才?還是每天坐在辦公室裡喝咖啡晚上跑趴喝洋酒,然後看到記者就抱怨「畢竟台灣缺乏相關人才,法令也不是很完善」?人才當然不會從天空掉下來在面前,花個22K就讓你找到,這篇就來談談如果要成立一家專業的飛機租賃公司應該要找到具備那些專長的人員,還有該去哪裡找。

飛機租賃的專業涉及飛機交易、國際金融、稅務、法務、飛機維修管理等領域,抱著想找到一個超人可以幫你搞定所有事是不可能的,而一家可以完整執行飛機營業性租賃業務的公司,起碼要有四種人在公司內:第一種是熟悉飛機購售租賃業務,了解飛機行情並能與製造商談判的人;第二種是具備飛機發動機維修實務,了解各項技術規格以及最新的適航指令;第三種是具備財務專業,了解飛機融資市場並計算合理租金的人;第四種則是可以評估各項風險,並且能撰寫合約的法務人員。

上面提到的第三種與第四種人,對銀行來說並不難找,銀行本來就有的是財務專業跟風險評估的人,只要適當的訓練跟多接觸幾件案子,很快就可以成為戰力,所以大老闆喊著找不到的人才,應該是指第一種與第二種人。

第一種人才的來源就是各家航空公司裡面負責飛機購售租賃的人員,其實國外各大飛機租賃公司裡的人很多都是之前任職其他航空公司,並且負責飛機購售業務的人。然而也不是只要在航空公司內有沾過相關業務的人就ok,有些航空公司隔好幾年才引進飛機,或是每次都組不同的專案團隊執行飛機引進計畫,如此人員的經驗無法累積,每次談判也都像新手一樣,找來這樣的人對這家剛成立的租賃公司來說是很大的風險。

但是有一些長年就一直跟飛機製造商與國際租賃公司周旋的人,就是租賃公司可以去好好探訪尋求的人才。這些人因為長年專注在這個業務上,很清楚飛機製造商在合約上的一些陷阱,也因為常常跟國外的飛機租賃公司打交道,一旦轉換身份也能立刻掌握合約上應該如何設計來保障租賃公司的利益。此外過去長年替航空公司規劃機隊的經驗,也可以很清楚未來客戶(航空公司)對飛機機型的喜好提前佈局。

第二種人,也是深藏在航空公司內不起眼的角落,有待慧眼去挖掘。

別看平常穿著連身工作服,一副修飛機的黑手臉,就看不起航空公司裡的機務部門,不覺得裡面會存在什麼好人才。事實上,拜我國產學嚴重落差的政策所賜,每年製造大量的航太科系碩士畢業生,而國內唯一可以具備研發飛機能力的漢翔,早就因為空軍不買單而縮編飛機製造業務,主力改做別人的飛機零組件承包商,那這麼多的航太畢業生出路還有哪裡?也只剩航空公司的技術單位可以吸納了,航空公司當然也樂得找這些便宜又好用的人進來。

然而,國內航空公司管理階層普遍不甚重視機務人員的職涯規劃,升遷管道十分受限,因此有許多專業累積上已經有5-10年,但待遇及職稱皆未及其能力的好手,這正是可以去挖掘的對象。

至於要怎麼開始呢?首先要確定這家航空公司是不是已有長期運作指定機型的經驗,譬如說租賃公司已經規畫要採購738或A320作為出租的機種,那就要去找已經長期營運738跟A320飛機的航空公司裡找人才,而且優先要找的是負責各項技術文件管理,規劃飛機維修排程的人,因為這些人平常就需要知道原廠最新的維修要求以及民航主管機關發布的適航公告,這種人到租賃公司裏之後,可以即刻上陣執行飛機交付以及跟航空公司客戶談判租機的交還機條件。

第二個要找的人,就是了解飛機所配備的發動機的發動機工程師。發動機(引擎)是飛機所有零組件中最昂貴的資產,就連發動機內部消耗性的壽命管制件,要價就是數百萬美金(大概要賣掉一戶帝寶才能買一具窄體客機發動機裡面的壽命管制件),在租賃合約上發動機的壽命一直是非常重要的部分,任何不慎都會讓公司面臨巨大損失,因此找一個了解發動機專業的人管理價值可能超過千萬美金的發動機,不但是必要,也是非常划算的投資。

如果能夠湊齊以上的人才,加上銀行體系本身就具備的專業,很快地就可以立即組建一個不差的團隊與國際專業租賃公司一同競爭,且台灣銀行享有世界上難有的低利環境,融資成本遠遠低於國外的租賃公司,在報價上將十分有競爭力,在我來看,時機早已成熟,就看企業主的眼光跟膽識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